學術研究

臺師大化學系推動創新,與國際頂尖大學及研究中心合作,發展藥物、材料、環境科學等,促進跨領域突破。重點領域包括:

基礎化學研究

涵蓋無機、有機、物理、分析及理論化學,探索分子結構與反應機制,奠定理論基礎。

奈米與材料化學

開發奈米材料、單分子電子器件與光學元件材料,應用於能源、儲能及環保技術。

永續與綠色化學

開發環保合成方法,減少有害物質與廢物,提升化學反應效率,推動可再生能源發展。

生物與藥物化學

探索生物分子結構功能,開發抗癌及神經疾病藥物,應對重大健康挑戰。

計算與量子化學

利用先進計算模擬化學反應,應用量子化學設計新材料,預測反應行為。

能源科學

聚焦太陽能電池、催化劑設計、碳捕集與利用技術,應對全球能源挑戰。

研究領域

系所研究

大專生專題計畫

產學合作

研究亮點

自由基不「自由」?利用無機金屬片段捕捉不穩定的硒自由基

🌟113年03月10日 【本篇報導由化學系 謝明惠特聘教授研究團隊提供】
本研究利用簡便的一鍋化方法合成罕見的含硒自由基之羰基錳陰離子錯合物[(μ-Se)(μ₃-Se₂)Mn₃(CO)₉]²⁻ (1)。......

新酵素技術:精準監測帕金森氏症治療關鍵

🌟113年03月10日 【本篇報導由化學系 葉怡均教授研究團隊提供】
現今,基於酶的比色生物感測器已被廣泛應用於臨床實踐,然而僅有當這些方法具有高靈敏度且能有效處理多個樣品時,才能達到成本效益的最大化。......

葡萄中花青素定量技術新突破!

🌟113年03月10日 【本篇報導由化學系 陳頌方教授研究團隊提供】
在本研究中,開發了使用聯苯固定相的QuEChERS和UHPLC-MS/MS方法,並用於葡萄中12種花青素的快速分離。......

無序岩鹽結構材料的振動模型分析

🌟113年03月09日 【本篇報導由化學系 王禎翰優聘教授研究團隊提供】
陽離子無序的岩鹽結構材料(Cation-disordered rock salt,DRX)具有簡單的立方結構、多樣性的成分組成和良好的電化學性能,因此,被視為一種新型的鋰離子電池陽極材料,也在近期引起了廣泛的關注。......

降鈣素劑型內容物的新選擇:二羥基咖啡酸修飾的氧化鐵奈米材料

🌟113年03月09日 【本篇報導由化學系 杜玲嫻副教授研究團隊提供】
迄今為止,已經發現有42種人體胜肽或蛋白質能夠形成類澱粉蛋白纖維,其中大多數與人類疾病相關。然而,目前尚無類澱粉沉積症(amyloidosis)相關的治療方法,因此,迫切需要開發可抑制形成的類澱粉蛋白纖維的策略。......

你身上的味道

🌟112年08月09日 【本篇報導由化學系 呂家榮教授研究團隊提供】
本研究利用有機半導體氣體感測器與氣相層析法對人體皮膚散發的氣體進行量測,在身體的各部位中,手掌的訊號最高而頭部次之。針對4名健康男性和4名健康女性身上進行分析。比較三種不同有機材料製成的感測器之反應,來自手掌的主要成分與氨不同。氣相層析鑑定手掌氣體中含有醛酮類分子。不同的人得出的結果一致,但會因性別略有差異,身體皮膚氣體測量可以應用到患者疾病情況的先期診斷。

化學新篇章-分子內硫醇氫鍵轉移

🌟112年08月09日 【本篇報導由化學系 李祐慈教授研究團隊提供】
本研究在3-硫醇黃酮衍生物分子系統中,首次以理論計算與實驗觀察證明:室溫下溶液態中硫醇分子可發生激發態氫鍵轉移,顛覆過往對於含硫系統分子內氫鍵與激發態質子轉移之化學觀念。這些結果證實含硫氫鍵的普遍性,也對氫鍵的化學開啟了一個新的篇章。

以智能手機搭配紙張微流道快速檢測L-酪胺酸羥化酶缺乏症

🌟112年06月10日 【本篇報導由化學系 葉怡均教授研究團隊提供】
L-酪胺酸羥化酶(L-tyrosine hydroxylase,以下簡稱TH)是在人體中非常重要的酵素,TH的缺乏屬於一種罕見的體染色體隱性的遺傳性疾病,在人體中TH扮演著將L-酪胺酸(L-tyrosine)轉換成L-多巴胺(L-3,4-dihydroxyphenylalanine,簡稱L-DOPA)的重要角色,然而L-多巴胺又是兒茶酚胺的前驅物,當TH缺乏時會導致腦兒茶酚胺缺乏症並且產生抑鬱症、運動障礙以及發育不完整等症狀,因此快速並精準的檢測L-多巴胺以及L-酪胺酸於生物基質的含量變成能夠診斷這類疾病很重要的關鍵。......

高温烹調食物的危機-突變致癌因子雜環胺類化合物的分析

🌟112年06月10日 【本篇報導由化學系 陳頌方教授研究團隊提供】
過去許多文獻與臨床研究表示雜環胺類化合物具高度致癌性與突變性,希望能開發一種有效分析雜環胺類化合物的方法。分子印記技術是根據抗原-抗體理論所延伸的應用,該技術提供對目標分析物高度的專一性與低廉的成本。......

使阿茲海默症更加惡化的幫兇-蛋白質TDP-43

🌟110年12月09日 【本篇報導由化學系 杜玲嫻副教授研究團隊提供】
阿茲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 AD)病人腦部的特徵之一即是乙型類澱粉蛋白(amyloid beta, Aβ)和Tau蛋白所形成的類澱粉斑塊,許多實驗室也都進一步證實這些蛋白質聚集會傷害神經細胞,造成腦部萎縮和記憶力嚴重退化。......

高傳輸T-Nb₂O₅陽極新材料在鋰電池科技上的機轉

🌟110年11月10日 【本篇報導由化學系 王禎翰教授研究團隊提供】
隨著環保電動汽車和便攜式電子產品的加速發展,鋰電池(LIB)成為了一種不可或缺的儲能裝置,因而得到廣泛的研究。在我們最近的研究中發現T相五氧化二鈮(T-Nb₂O₅)的超快鋰離子存儲系統,並研究其充電/放電過程中的複雜反應機制:通過密度泛函(DFT)的計算,T-Nb₂O₅脫鋰/鋰化狀態的詳細結構變化、鋰離子遷移的振動特徵和動力學的研究,我們成功的獲得相關的反應機制。......

二氧化碳變乙醇的化學魔法:銅基電化學催化劑的解析

🌟110年11月09日 【本篇報導由化學系 蔡明剛教授研究團隊提供】
銅電催化劑已在過去的文獻中,被證明可以選擇性地將二氧化碳還原為碳氫化合物。然而,因為缺乏基於時間尺度上分辨光譜特徵的系統性研究,使得銅催化劑的表層原子特徵—金屬銅或氧化銅,對於反應路徑的選擇性影響仍然無法確立。......

烯丙基硫化物在鋰有機硫電池中扮演獨特的活化角色

🌟110年08月10日 【本篇報導由化學系 李祐慈教授研究團隊提供】
在有機化學中,烯丙基(C₃H₅⁻)是一個獨特的基團,因其π電子共振結構,使其能以相對穩定的獨立陰離子、陽離子或自由基形式存在。含有烯丙基的有機硫化物,如二烯丙基二硫化物(diallyl disulfide, DDS)對我們其實並不陌生,因為它與它的衍生物,俗名「大蒜素」(allicin)的二烯丙基硫代亞磺酸酯,都是大蒜與洋蔥等蔥屬植物辛辣味來源物質之一。最近的研究發現,二烯丙基二硫化物在鋰有機硫電池的系統中,有令人意想不到的表現。

帕金森氏症用藥調整快速居家檢測:使用酵素呈色法偵測血液中的左旋多巴

🌟110年05月10日 【本篇報導由化學系 葉怡均教授研究團隊提供】
帕金森氏症是一種神經系統疾病,主要影響運動的進行性。左旋多巴為人體內合成多巴胺的前驅物,被廣泛用來治療帕金森氏症,但因為此類藥物所伴隨的副作用,在臨床上常需要隨病情調整用藥,因此衡量患者體內左旋多巴的濃度是眾多研究學者關心的議題。現今發展出數種偵測左旋多巴濃度的方法,像是電化學檢測及液相層析等,但仍存在一些限制。......

催化反應中的銅精靈

🌟110年03月08日 【本篇報導由化學系 李位仁教授研究團隊提供】
許多有機合成的催化反應會以銅錯合物當催化劑,長久以來,科學家只能從反應過程中推測三價銅錯合物的存在。本實驗室成功地合成出三價有機銅錯合物及其衍生物和中間體,三價銅錯合物會有一個轉化的過程。這些錯合物的頂端配位基都與堅固的三角三價銅平臺緊密聯接。通過一系列三價銅錯合物在光譜和計算上研究了該系統的配位結構性質。......

抗菌奈米金銀離子捕蚊燈之合成設計

🌟109年10月15日 【本報導由化學系 陳家俊教授研究團隊提供】
「金銀奈米捕蚊燈」(Au-Ag nanozapper)具有可調控的吸收波長和空腔大小,其長方結構的外框可捕捉不同能量的光子,並在內部的孔隙間激發近場電場的大幅增強。利用其獨特的物理和光學性質,此表面電漿子奈米材料在螢光增強、光化學催化、生物分子檢測、光電元件、光熱轉換和藥物輸送等應用有很大的潛力。......

混合鉍及硫族化合物創造新穎且穩定半導體材料

🌟109年10月13日 【本報導由化學系 謝明惠教授研究團隊提供】
當 [EFe3(CO)9]2– 還原 BiCl3 可得到混合鉍與硫族之鐵羰基團簇物 [{EFe₃(CO)₉}Bi]⁻ (E = Te, 1a; Se, 1b)。X光分析顯示1a 與 1b 為一四角椎構型,且裸露的鉍及硫族皆具有位向活性的孤對電子。......

飲用紅葡萄酒防癌?定量紅酒樣品中的白藜蘆醇

🌟109年10月13日 【本報導由化學系 陳頌方教授研究團隊提供】
紅酒中含有的大量的多酚物質,「白藜蘆醇(Resveratrol)」是其中之一。白藜蘆醇為植物抵禦細菌入侵時,自然產生的多酚類植物抗毒素。過去研究證實其具抗癌、抗發炎、促進新陳代謝等功效。由1980年代的「法國悖論」口號提出,富含反式白藜蘆醇的葡萄酒有助於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故以此為出發點開發並驗證專為定量反式白藜蘆醇的檢測方法。......

從虛擬探索真實:談理論計算化學在觸媒材料的設計與分析

🌟109年05月05日 【本報導由化學系 蔡明剛教授研究團隊提供】
理論計算化學約從1970年代開始發展,1998年獲得諾貝爾化學獎肯定其在量子化學的深刻影響;透過結合古典力學與量子力學的混成演算法,大幅推進對真實化學反應的描述能力,在2013年再度得到諾獎的肯定。因此,在虛擬數值世界裡所出現的化學事件,將成為當代化學製程科技中必須參考的重要資訊。......

實驗室資訊

實驗室名稱主持人影片位置電話
物理有機研究室🔗姚清發 D303C(02)7749-6156
對掌催化合成研究室陳焜銘 D301C(02)7749-6150
材料化學研究室🔗陳家俊 A413、A416(02)7749-6173
有機不對稱催化和雜環化學研究實驗室🔗林文偉 D413(02)7749-6200
生物無機研究室🔗李位仁 D405A(02)7749-6186
表面與材料科學王禎翰 D305B(02)7749-6164
分析與化學感測器研究室呂家榮 A407、A406(02)7749-6166
有機合成實驗室簡敦誠 D413A(02)7749-6201
不對稱合成實驗室吳學亮 D303A(02)7749-6155
無機光研究室  D411(02)7749-6197
生化質譜研究室陳頌方 C404(02)7749-6210
計算化學與化學資訊學研究室🔗蔡明剛 📽️C104(02)7749-6207
生物有機化學研究室葉怡均 C407(02)7749-6211
理論計算化學實驗室🔗李祐慈 C103(02)7749-6219
奈米材料能源研究室🔗王迪彥 A402(02)7749-6158
生物化學實驗室杜玲嫻📽️C406A(02)7749-6178
單分子生物物理化學實驗室李以仁 C405(02)7749-6206
量子材料實驗室🔗🔗劉沂欣 D403A(02)7749-6184
光電化學分析實驗室李君婷 D412(02)7749-6198
奈米感測器研究室🔗陳重佑📽️A409、A410(02)7749-6152
生醫化學研究室🔗黎重義 C108(02)7749-
普化教學實驗室  D407(02)7749-6191
有機教學實驗室  D409(02)7749-6192
儀器分析教學實驗室  D401(02)7749-6182
物化分析教學實驗室  D415(02)7749-6203

實驗室位置圖

儀器項目

AVIII400

液態超導核磁共振儀
Bruker AVIII HD-400

A305

AV400

液態超導核磁共振儀
Bruker AV-400

D401A

500

液態超導核磁共振儀
Bruker AV-500

D401A

Raman

拉曼光譜儀分析

D401

IC

離子交換層析儀

D401

GC

氣相層析儀

D401

ELSZ

界達電位粒徑分析儀

D401

液相層析儀

D401

FTIR

傅立葉轉換紅外光譜

D401

UV

紫外光-可見光光譜儀

D401

FL

螢光光譜儀

D401

Raman-2

拉曼光譜儀分析

D401

旋光光度計

D401

DSC

微差掃描量熱量儀

D402